如阳明病,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此二症皆从呕变,因不用柴胡,令上焦不通,津液不下耳。
与阴结之不能食而大便硬不同者,是阴结尚为胃病,而无间于藏也。此岐伯中阴溜府之义。
正气反虚,不特身疼不除,而亡血、亡津液之变起矣。若坐而待之,则表邪愈盛,心液愈虚,焉能自汗?
以三症为伤寒所致,与伤寒相似,故此见之,则中风非伤寒所致、温病与伤寒不相似者,何不为之另立耶?又云∶“邪中于阴,从臂始,自经及脏,脏气实而不能容,则邪还于府。
”答曰∶“此为欲解也。不知沉细是太阴本病之脉,不是热病嗌干之脉。
卢氏将种种异症,尽归藏结,亦好奇之过也。”曰∶“寸口、关上、尺中三处,大小、浮沉、迟数同等,虽有寒热不解者,此脉阴阳为和平,虽剧当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