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条腹鸣下利,胃中犹寒热相半,故云不和。此又活法中定法矣。
故当归四逆不去芍药,白头翁重用芩、连,乌梅丸用黄连至一斤,又佐黄柏六两,复脉汤用地黄至一斤,又佐麦冬八两。《经》曰“邪气来也,紧而疾,谷气来也,徐而和,”则又不得以迟数论阴阳矣。
既认为何等之贼,又知为何地所起,发于其境,便御之本境,移祸邻郡,即两路夹攻。此能食而利亦谓之结者,是结在无形之气分,五脏不通,故曰藏结。
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。 然本渴而饮水,呕与但欲呕,胸中痛微溏者,又非柴胡症,是呕中又当按呕、渴虽六经俱有之症,而少阳阳明之病机,在呕、渴中分。
此本由阴虚,风入地中,木郁不舒,故未愈;微浮是风行地上,草木发陈,复厥阴风木之常,故愈也。观六经症,仲景独出桂枝症、柴胡症之称,见二方任重,不可拘于经也。
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甘,加连翘、梓皮之苦寒,以解表清火而利水,一剂而三善备。身然而自汗解者,是上焦津液所化,故能开发腠理,熏肤、充身、泽毛,若雾露之溉。